top of page
Vanishing Hong Kong Logo
街影

半日制的小學回憶

今天話題較為特別,讓我們重返二十年前的小學回憶。

半日制的小學回憶

半日制

在五六十年代,香港人口急劇上升,受戰後嬰兒期的影響,學校供不應求的問題加劇。為了增加學校供應,讓更多小孩子接受基本教育,除了在徙置大廈天台設立臨時小學,還有加速興建中小學校舍,尤其在新市鎮。但硬件增加速度始終有限,因此在軟件上,政府訂立學校半日制,把幼稚園、小學分為上下午校,學額變相就能倍增。


七十年代中,隨著九年免費教育實行,教育司署亦計劃把半日制拓展至中學,但隨即遭到多方面猛烈評擊。大多認為當初小學實於半日制只是單純為了解決學額問題的權宜辦法,不應繼續。當時的社評,主要針對半日制對學生未能投放時間在校園生活,難以建立師生關係和學習興趣,課程亦因而變成過於緊密。而多出的半日時間亦有機會使學生因玩樂荒廢學業。不過,隨立法局在八十年代末開始檢討教育政策,出生率亦按年下跌,就學兒童減少,開始計畫全面取消評價好壞參半的半日制。 時至二○一○年代起,絕大部份學校已實行全日制。


半日制學校

二十年前普遍小學仍然實行半日制,現在讓時間回到二十年前的小學。讀者讀的是下午校,那時候可認為上午校的人非常可憐,每天得必須早起。對於上午校的印象,很神秘,因為基本上都不會相遇。不過長大後才發現,最幸福的是上午班的同學。我們上學的時間,往往就是他們的自由時間,而他們上課的時間,大抵只是我在熟睡的時間。


電視卡通片大多在三四時左右播放,下午校的筆者根本無法趕得及回家收看,而那時候小學班房裏都會有一部大牛龜電視,只在電視堂觀看教育電視用的。在其餘時間,那個電視櫃都是緊鎖著,讓同學充滿把它打開的欲望,偷看卡通。上下午校當然是共用課室,所以往往會發現,另一個坐在這的同學會留下甚麼垃圾,要不就是雲吞。有時候把自己的寶貝玩具或是文具留在櫃桶,隔天回去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有些同學,還會在枱面留下說話,就像嘗試與外星生物聯繫一樣,期待著哪天會不會收到回覆⋯


小息

筆者讀的小學,有兩個小息,一長一短。在校規極為嚴格的那些年,小息基本上沒甚麼能做的,也沒有甚麼活動,因為都不能留在班房。 甚至,連上樓也不可以。小息時,前後樓梯都變成生人勿近的禁區,會有一至兩名風紀同學把守。如果有事要回課室,則必定需要風紀帶領才能上去。所以全學校一千多人,在小息都會全部擠在地下的大小操場活動。 不得不提,做功課會獨犯校規,原因是家課只能在家完成,小息只能休息,相當令人費解。


「喂,受唔受?」「何⋯魔術師,OUT we get out you」通常就一句受不受,便立即讓互不相識的人變成玩友。男生會玩猜皇帝、何濟公、東南西北天下太平,大膽一點會帶象棋甚至流行的玩具,但通常最後會被沒收。而女生就玩跳繩,拍手之類。有些人會選擇不斷在小小的操場兜圈,也有人選擇坐下聊天。


奇怪規矩

「⋯小息鐘聲已響起,停止活動!停止活動!⋯」 十五分鐘的小息很快結束。 不知道當年是誰變態的忽發其想,想到每當小息完結鐘聲響起時,所有同學必須停止活動,包括不能講話,亦不能作任何移動。未經歷過的年輕讀者們可能會想,那就只是不能走動,沒甚麼不大了吧。 非也,非也⋯。 小息完結前的五分鐘,會有老師上台提醒準備定形。對於小息結束,筆者與朋友們都又愛又恨。因為那就是代表,我們的表演時間又到了⋯ 原來停止活動,不光是不能走動,不能說話,連身體的絲毫移動都算是犯規的,就像點穴一樣。


「⋯你,你的手為甚麼動了一下,過來,站在操場的圓圈罰企⋯」只要稍有不慎,哪裡動了一分,或者突然打了個噴嚏,馬上就會被老師或是風紀抓到籃球場的圈罰企。所以,為了讓沉悶的學校生活加一分趣味,不少同學都會在打鐘後,故意擺出不同奇特的姿勢。彷彿在玩一二三紅綠燈一樣,有些人舉起勝利手勢,有些人扮體操選手轉身跳起,不過也有些因為碰巧跌到而扒在地上不能起來⋯ 種種奇怪姿勢,正因為的確是定了形,老師也不能說甚麼。小學的奇怪規矩,定形可算是第一樣。


放輕腳步

小息結束後,就要集隊準備逐班上課室。此時仍然不能談話,筆者就試過因為聊天而被罰來回由集隊位置行到台上一百次了。


「⋯放輕腳步行,唔準傾計,唔準擸級,唔準扶欄杆,靠左行⋯」上樓梯在小學是大有學問。首先,是不能扶欄杆,亦不能靠牆的一邊,因為那邊是條快線,乃風紀和老師的專用通道。其次,就是不可以擸級,擸級會被視為玩耍,被樓層當值風紀抓到,會被罰企在風紀旁。所以有時上樓梯會發現一些同學站在風紀身邊,相當醜怪。


除了之前說的,課室裏還有千百樣怪規矩。例如初小,每當轉堂時,不知何故必須伏低在桌上。而班長會出來觀察誰沒有守規,小時候疑惑,難道不能看見老師變身的過程? 還有飲水要舉手問老師,去廁所也得問准。急到瀨尿的情境不時發生,要到校務處換褲子。而能夠幫助老師到教員室拿作業簿是一種榮幸,很少機會進入教員室。對於小學,筆者還有很多回憶,例如紅蘋果白羚羊雜誌,放學又分了自行回家隊和家長接送隊、排隊買汽水等,小學回憶實在太多,可惜正在腦海消失。


《街影》

二○二一年三月廿九號

109 次查看0 則留言

Opmerkingen


bottom of page